——记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物流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刘建魁
引言:刘建魁,星火人中的一员。
人们常说,星火人朴实,朴实得像头牛,以发扬牛的精神为荣,埋头耕耘,默默奉献。
刘建魁就是这样一头朴实的牛。1972年,他从16岁加入星火起,就一头扎进江西这块多情的红土地,为发展祖国的化工事业默默奉献,一干就是39年。
然而,刘建魁的奉献又与众不同。他虽然也是一如所有星火人那样忘我地奉献,但他的默默奉献之中又总是饱含着激情。这种激情,内敛而不饰张扬,甚至不易察觉,但总是那么坚实向上,务实遒劲。正是这种把默默奉献与旺盛激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形成了他,刘建魁——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鲜明的党性。
刘建魁,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72年3月,他成为星火化工厂燎原分部水汽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那时的星火厂根据国家三线建设方针,白手起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产国家急需的军工和化工产品。为早日建成水汽车间,刘建魁和师傅们一起挥镐抡锤、手扒肩扛,硬是在荒山沟里开凿出一座合格的蓄水池,而他也正是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打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烙印。1974年“五四”那天,他加入了共青团。1980年春天,他与同自己并肩战斗的星火厂女工耿小银结婚,夫妻双双成为隐蔽在三线、战斗在深山的默默无闻的国防化工人。1992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最令刘建魁难忘的,是发生在星火有机硅厂二次创业的日日夜夜:
那时的星火厂刚从新基村、丁家山的山里搬迁到杨家岭,星火人开始了国家惟一的万吨级有机硅装置建设。然而装置于1991年基本建成至1995年5月底,先后进行了28次试车均告失败,终因资金枯竭,难以为继,被迫停产,企业陷入困境。
刘建魁当时是热电分厂负责人,也是厂里停产的最后执行人。看到厂里的工友们被迫纷纷外出打工,看到日渐锈损的设备和日渐荒芜的厂区,作为三名留守人员之一的刘建魁焦急万分。他一面默默地坚守在空荡荡工厂里,一面与两位工友轮流到外面揽活修公路,以赚取生活必需的费用。艰难中,他多么渴望星火厂能起死回生啊!
恰在此时,化工部决定由蓝星公司对星火厂进行兼并重组。工作组进驻星火厂后,认真进行了调研和科学论证,而后发出了《告全厂职工书》,号召外出职工回厂参加“再创业工程”,并提出“兴业报国”、“谁英雄,谁好汉,再创业中比比看”等响亮口号。
作为留守人的刘建魁是第一批重返岗位的星火人。参加誓师大会那天,他听着领导睿智而深情的讲话,心里热乎乎的,而当大家以热烈掌声推选他为动力分厂厂长时,他的心里又重新燃起创业的激情。
星火人很快完成了甲胺、烧碱、“902”、氯化聚乙稀和氯甲烷装置的改造维修工作。动力车间修毕开车前,工作组领导来到刘建魁负责的设备前对他说:“建魁,动力分厂是咱全厂重新开车的第一关,你一定要为全厂烧好第一把火呀!”说着,领导和刘建魁一起将火种投入炉膛中。正是从这一刻起,伴着炉中那熊熊的火焰,刘建魁在自己心中牢牢地立下了为企业“烧好第一把火”的誓言。
1997年5月9日是一个值得中国化工界骄傲的日子,那一天,万吨级有机硅在星火厂顺利开车成功,结束了我国有机硅依赖进口的历史。获得凤凰涅磐的星火厂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1998年,星火厂又利用自有技术将万吨有机硅装置扩建至年产2万吨。2001年,年产5万吨装置当年动工兴建、当年建成投产,使星火厂有机硅年产量达7万吨。2005年8月,星火厂与美国卡博特公司合资兴建的气相二氧化硅项目建成投产。同年9月,星火厂在原有7万吨装置上实施“七扩十”技改取得成功,有机硅产量达到10万吨。2007年,星火厂新建1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成投产,有机硅年产能达到20万吨,跻身世界前4强。2009年8月,中国化工集团引进法国bsi先进技术、投资80亿元建设的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和12万吨有机硅下游项目正式开工。2010年,现有20万吨扩30万吨有机硅技术改造同期展开。项目全部建成后,星火厂有机硅单体年产量将达到70万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在这一系列火红的创业进程中,刘建魁始终秉承他那句为企业“烧好第一把火”的誓言,带领动力分厂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并把他那种独有的默默奉献的激情带到了有机硅二分厂等领导岗位。凭着这一点,他在星火厂职工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特别是担任物流中心主任以来,他的默默奉献的激情又闪耀出新的火花,增添了新的内涵,形成了诸多鲜明的特点。
特点一:执行力过人。对领导交的工作,不仅是不折不扣地执行、百分之百地落实,往往是百分之一百一地超值完成。
2008年6月的一天,星火厂厂长找刘建魁谈话,想把物流中心主任的担子交给刘建魁。当时的物流中心管理不佳,急需一位靠得住的中层干部领军。而刘建魁所在的有机硅二分厂是厂里的核心生产部门之一,在大家眼里是块“香饽饽”,他能够舍弃安逸、接手一个后进单位吗?厂长心中有些疑问。
然而让厂长欣喜的是,刘建魁听完他的交待,既没显露任何为难情绪,也没讲任何条件,只说了句非常简单的话:“行,请领导放心吧”,第二天就赴物流中心走马上任了。
物流中心点多面广,管理区域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散在整个厂区。业务包括原料、产品进出厂和保管、输送,机车及吊装机械的使用与维护,各种备件的保管与配送等等,而且人员构成复杂,一线下来的老职工多、女同志多,加之管理松懈,人心不齐,各种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刘建魁上任第一天,先从抓职工思想工作做起。他耐心劝导大家:“要想变后进为先进,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前一段咱们中心工作没做好,有的同志破罐破摔、放任自流、不思进取,这就很成问题了。物流中心虽然不是一线生产单位,但决不是被遗忘的角落,咱星火厂每年产值20多个亿,进进出出不都是从咱手上经过的?谁敢说每年经手20多个亿的岗位不重要?记住,人,要自立,先自强。我不自弃,谁能弃我?”
刘建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他带领物流中心职工扎扎实实地迈出了改变面貌的步伐。
刘建魁上任干的第一件事是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办法,打破原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体制。在厂里帮助下,物流中心引入了精细化管理机制,利用电脑建起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办法,将每个岗位的工作细化、量化、标准化,每个员工每天干了什么、干了多少、质量如何等,都有统一的计分办法,并且跟工资挂钩,干多干少、拿多拿少,大家都心明眼亮,形成了奖勤罚懒的公平竞争机制。
这一动真格的不要紧,真触动个别人的神经,他们找刘建魁来闹情绪,刘建魁打开电脑拿出工单用事实说话,那几位员工无话可说,只有回去努力工作。
铁运科实行3班3倒,原来在自己当班时看到有原料车皮进厂,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真倒霉,今天活又多了”。如果赶上临近交接班,则能拖就拖,尽可能把卸车任务交到下一班,为此各班员工没少扯皮。随着绩效管理的实施,铁运科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现在的情况是,接班职工一看上一班职工已经把活干完,第一句话就是“真倒霉,今天活又少了。”有的职工为了能拿到活儿,早上六点就提前来接班,诚恳地把上一班的活争到手。
物流中心变了。
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原本最令人头疼的发工资也变得轻松起来。运输装卸工作量原来只是由一人审核、签单,每次都是一单一签,没有约束机制,导致较大的管理漏洞。而且还没有把科长、统计员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造成管理工作不平衡。刘建魁通过理顺工作关系、落实责任制,使每个人都有活干、都有责任,而现在改由各科科长统一签工单,然后交统计员审核,最后由负责人一次性签字即可,使各项工作既公开透明,又提高了效率。
刘建魁到物流中心干的第二项工作,是开展erp基础数据调研并进行全厂库房大盘库工作。以前,凡是到过物流中心仓库的人,都会发怵再去第二趟,因为仓库面积有2万平米,可各种零件却杂乱无章遍地堆放,想要找到所需零部件如同大海里捞针。于是,很多人不愿到物流中心仓库查看是否还有备件,而是直接改道向厂里申请购买新零件了。这样,聚沙成塔,日子一长,给企业造成了不少浪费。
为做好erp项目,刘建魁带领仓储科员工整整苦干了3个月。他不断鼓励大家,数据收集是基础,基础不牢,后边的工作都白费,一定要仔细再仔细。仓储科员工们在他带领下,丝毫不敢大意,各个施展神通,最终,他们将多达2.4万件库存备件统统整理出来,逐一登记造册录入电脑,按照编码分类分区摆放。如今星火厂的仓库面貌一新,走进偌大库房,你会感觉那里畅亮、严整,各种备件标着醒目的标签有序地摆在货架上。仓储员如同图书馆管理员,只需轻点鼠标,一分钟内就可准确检索出零件库存位置和状况,几分钟内就能办完备件存取工作。
做完绩效考核、erp两个项目,刘建魁并未止步。在他眼里,物流中心要改的地方还很多、潜力还很大。他决心继续向管理要效益,变废品为金钱。
化工装置体积一般都较大,一些备用设备只能露天存放,经风吹日晒雨淋,新的逐渐变成旧的,旧的逐渐变成坏的,坏的逐渐变成废铁。刘建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对员工们说:“物流中心虽然不是创造效益的单位,但我们绝不能让企业的资产白白流失。”他和大家一起将可以再利用的设备从废品中分拣出来,用纺织物把管道头包扎起来,分类码齐;对完全不能使用的,经报厂领导同意后卖掉;对还有使用价值的,就修旧利废,拼接好、维修好。为此,刘建魁在不增加人员情况下成立了物流中心维修班,只要能自己维修的一律自己修,甚至还承担了其他单位的维修任务。就这样,一批常人眼里的废旧物资,硬是让刘建魁和维修班职工们一个一个地变成了宝贝。
在刘建魁影响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修旧利废,已成了维修班员工们最大的话题和乐趣。他们没花一分钱,修好了一台废车床,又用修好的车床为研究所、检验中心加工各种试验配件,为计控中心加工仪表配件,还为其它单位加工备件和废旧的法兰……
刘建魁出色的执行力,带动了物流中心的执行力,每位干部、职工都行动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这样那样的贡献,一个人人找事做,人人想做事的局面已经形成。
刘建魁爱主动揽活儿,主张取消各分厂小仓库,建立由物流中心统一管理的厂仓库,从而降低库存量,增加资金流动率;他爱主动加活儿,为露天存放的产品桶搭建防晒棚,使桶温由60多度降到40度,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他爱主动找活儿,不怕得罪人,为物流中心购入了阀门试压机、轴承监测仪,对采购的新产品进行二次把关,将有问题的产品挡在厂外……
刘建魁这种过人的执行力来自哪里?来自他想法的超前、思路的新颖,来自别人看不出问题时他能看出问题,别人想不出办法时他能想出办法。随着这些思路、办法的一个个实施,物流中心的面貌一点点改变,物流中心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也一天天振奋起来,人心变齐了,干劲变大了,效益增加了,形象变好了。过去低看物流中心的人,如今都向物流中心伸出大拇指。厂长不无自豪地告诉大家:“刘建魁是星火厂最让人放心的好管家!”
特点二:好琢磨事。这是他惟一的爱好,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乐,问题不解决他寝食难安,一旦想出办法,他会立即赶回岗位,哪怕半夜三更。
刘建魁好琢磨事在星火厂是出了名的。他的小点子、小发明、小技改、小制作能列出一长串名单,在企业发展中件件都派上了大用场。
一到物流中心,刘建魁就开始琢磨常年露天堆放的一批备用碳钢换热器和储罐。这些设备,外表涂有防晒防锈等涂料不易生锈,但本体内部却没什么防护,日子一长,往往会从内部腐蚀老化。刘建魁先是自己琢磨解决办法,后来又带领维修班职工们一起集思广益,终于拿出一套备用钢罐养护办法:他们用废钢板加工成各种盲板,把设备管口密封起来。然后利用一个废弃的甲胺罐制成吹除缓冲罐,对设备进行吹除,最后把氮气注入设备进行氮封。每个设备上再装上一支修好的旧仪表,以监测罐内氮气的压力。这样,在密封氮气的保护下,备品碳钢换热器和储罐生锈现象被有效地解决了。要知道,这些“枯木逢春”的设备,每个身价都在十几万、几十万元。
铁运科也是刘建魁最费琢磨的地方。这个科承担着厂里大部分原料和产品的车皮的收验、装卸、编组、发运等工作,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车皮和槽罐车的调度,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刘建魁几番琢磨发现,别以为这些大家伙走来走去的没啥门道,其实“大有大的难处”,管理不好,它们动辄就会碾碎几十万、上百万的效益。
先拿装原料的槽车来说吧。因运输需要,厂里从铁路上租来许多槽车,这些槽车无论用与不用每天都要向租方支付每台198元租金。刘建魁琢磨,这槽车要是少了不够用当然不好;可是槽车要是多了,有一部分白白闲置着不用,那不就是浪费吗?于是,他组织大家认真测算全厂到底每天需用多少槽车为宜。结果大家算出,如果合理调度,全厂每天实际使用的槽车并不需要这么多,建议厂里每天减少租用槽车16辆,仅这一项,一年下来就能为厂里节省120万元。
再拿这火车头来说吧。厂里原有3辆火车头,有的马力大、有的马力小。因过去没有统筹使用规定,经常出现“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现象。大火车头拉得少当然会造成浪费,而小火车头拉得多,则经常造成机车“罢工”或损坏。刘建魁琢磨,要解决火车头乱相,必须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于是他深入机车班组找原因,蹲在现场谈方案,总结制定出一套合理调度机车、规范操作机车、按规定保养机车的火车头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违规操作、违章驾驶,减少了能耗和机车维修成本,实现了铁运科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物流中心的四号仓库里,摆放着一件仓库巡检员们十分喜爱的工具——“刘式开桶器”。这“开桶器”是刘建魁专门为巡检员们琢磨出来的。原委是:一度因有机硅附属产品一甲和高沸销售不畅,积压产品堆放在四号库。四号库是个露天库,日子一长,铁桶和盖子经日晒雨淋就会生锈,巡检员为了打开这些锈死的桶盖,只能用锤子砸、用凿子凿,砸凿中经常会产生火花,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刘建魁仔细琢磨了几天,利用杠杆原理,和钳工师傅一起制作了一个既简单、又灵活的开桶器送到四号库。巡检员用了这种“刘式开桶器”,既安全、又方便,很轻松就能把原料桶打开。更有意思的是,刘建魁发现有些客户也是因为桶不好打开才不愿购买的,他就为每个客户都送了一个“刘式开桶器”,使客户愉快地买走了产品。
刘建魁能琢磨出这么多妙点子不是偶然的,早在他担任二分厂厂长时,就琢磨出许多连技术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次,含氢硅油装置试车,产出的产品原本应该为无色透明状,可当时一直都是黑色的。厂领导非常着急,召开全厂相关技术人员、车间主任和分厂领导现场会,组织集体公关。但从生产工艺原理等方面几经研究都没能解决问题。
爱琢磨事的刘建魁散会后便琢磨起来,那几天,他思考这个问题入了迷,走路吃饭甚至睡觉都在想。他在现场一蹲就是半天,另辟蹊径从生产装置上入手,一点一点、一截一截地找原因。他终于发现,本来透明的产品,一旦经过薄膜蒸发器,就由透明无色变成黑色,毋庸置疑是薄膜蒸发器出的问题。他仔细查究后发现,硅油在高温旋转的石墨四氟轴套四周易产生黑色物质玷污产品,而将轴套更换成铜轴套后,果然,再产出的产品就变成无色透明的了。
然而好景不长,没等大家为此欢呼太久,产品又慢慢地开始变混浊。此时的刘建魁,再次俯下身子探其究竟,终于发现是该设备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薄膜蒸发器出口下端有一死角经长期运转使硅油变混。刘建魁便再次对轴套进行改进,增加了导流槽,并在薄膜蒸发器底部加了一根导流管,这样彻底解决了硅油发黑的问题,而产品也实现了无色透明!同志们都说刘建魁这项发明应当重奖,而刘建魁却笑了笑默默地走开了。
一次,厂区外发生了一起小火灾,因其很小,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而对问题敏感的刘建魁却看到了这起小事故背后的大问题。他经过研究发现,装置排水中含有残存浮油,通过排水沟排到厂外,浮油在厂外逐渐聚集,如遇明火,浮油就会燃烧,并且火苗有可能会顺着排水沟倒烧回厂区,从而引发厂区内的事故。责任心驱使着刘建魁对这件事苦思冥想起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让人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习惯于带着问题过日子的刘建魁提出了尊龙凯时网址的解决方案。他在家洗脸的时候,洗手池底下的u型管给了他启示,他想,为什么不能给排水沟也装上一个u型管呢?说干就干,刘建魁立刻找来大家一起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主意不错,油比水轻,加装一个u型装置,让水从下面排出去,而把浮在上面的残油留在墙内,从而达到有效分离水和油的目的。这样,一个利用u型管原理制成的水封装置很快被使用在排水系统,油水分离效果非常显著,不仅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减少了水污染,残油也得到了收集和使用。
有位哲人说得好:当你把日子当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时,日子就会向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办法。问题在生活中,办法也在生活中,关键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刘建魁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
特点三:能团结人。他把所有同志都当好人。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他的管理宽严得当,既严格又和谐,以德服人,以情感人。
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刘建魁,深谙简单粗暴和单纯说教是管理和思想工作的大忌,善于以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带动工作的开展,因此,他在员工眼里的形象总是既铁面无私又和蔼可亲,将这两个看似对立实则一致的管理方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他待人总是和和气气、慈言善语,与每位员工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但他待事又总是讲究原则、不失分寸,对违反制度的现象从不得过且过、放任自流。因此,员工们给了他一个既严肃、又亲切的称谓——“刘头儿”。
“刘头儿”这种特有的权威是这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铁运科职工每天都与火车及货物打交道,接收装卸物资十分辛苦,既消耗体力又比较脏累,经常一身汗、一身泥地工作。但这个岗位没有洗澡间。刘建魁发现这个问题后很快就在机车调度室旁开辟了一个洗澡间,安装了一台热水器,让大家干完活儿就能洗上澡,改善了工作条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有机硅销售旺季,汽运检斤班的工作异常繁忙,女工们一天最多要完成60多个车次的进出、过秤、检验、登记。她们一辆接一辆的检斤,却要到离工作间较远的地方去上厕所,很不方便又影响工作。刘建魁发现这个问题后毫不犹豫地帮助汽运检斤班在其办公室内建造了一个新的卫生间,还配备了卫生用品。一个小小的细节打动了女工们的心。
“跟刘头儿提要求,敢提;跟刘头儿提要求,管用”,职工们是这样回应刘建魁关心职工、服务职工的工作实绩的。职工们看他是真心实意想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就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在刘建魁那里,只要大家所提是合理化建议,都会当即拍板、很快解决。然而,热心服务职工并没有取代刘建魁赏罚严明的管理特点。
一次,检斤班女工周丽宁发现,一辆来厂取货的中型汽车检斤重量有问题,她凭借对这种车型和体积的经验,判断出此空车很可能超重、于是她马上通知协管员检查,果然查出,此车司机为多赚昧心钱,进门前装了一吨石头。如不能及时发现,司机进厂后偷偷卸掉石头,厂里将损失一吨产品。刘建魁得知后,当即对细心负责的周丽宁给予了物质奖励。
铁运科有一位连接员,工作经验多,是位老同志。可有一次他在指挥机车倒车时,没有按规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后边指挥,而是凭经验和感觉站在列车中部指挥,结果造成一起小撞车事故。刘建魁得知后决定按规定对他进行经济处罚。但刘建魁想,处罚只是手段,而真正让这他知道所做的危害、最终改掉凭经验指挥的错误才是目的。为此,刘建魁专门为他办了安全教育学习班,帮助他从思想上放弃侥幸心理,提高了他机车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使他主动写了一份安全生产保证书,并公开承认,刘头儿罚得心服口服,毫无怨言。从此,这位同志一直在岗位上干得很出色。
刘建魁不仅工作上对职工严格要求,在生活上、政治上对职工也是爱护有加。用自己的热心和细心紧紧地凝聚着职工团队。
一天,仓库巡检员乐通满的爱人发生严重车祸生命垂危,乐通满万分焦急。刘建魁得知后,立即和几位物流中心领导一起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医生精心抢救下,乐通满爱人的生命保住了,但却长期昏迷不醒,医生判定她可能会成为植物人。爱人的病痛和长期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乐通满对生活、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在这过程中,刘建魁经常找乐通满谈心,并多次到医院看望病人。或许是被刘建魁的举动所感动,或许是老天对乐通满爱人生命的眷顾,乐通满的妻子终于在一年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能简单说话、下床走动。乐通满激动地说:“危难之中,是刘头儿让我体会到了用钱买不来的真情。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企业好好干呢?”
郑保国是一位有专长的老同志,出色完成过不少维修任务。刘建魁见时机成熟,就劝他向党组织靠拢,希望他早日加入党组织。而郑保国当时对入党的认识不高,诚实地说:“刘头儿,让我干活没问题,让入党,我怕不够格,再说我年龄又这么大了……”刘建魁耐心地鼓励他说:“你的年龄并不大,宋庆龄古稀高龄,仍积极要求入党。关键是要提高对党的认识。咱入党不为别的,只为更好地为党工作。”听了刘建魁的话,郑保国陷入了沉思。他回去后一笔一划地写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近两年均被厂里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刘建魁55岁了,深知培养年轻人的重要,他对待年轻干部既尊重、又放手使用。刘军是物流中心副主任,是物流专业大学毕业生。刘建魁经常对他说:“工作上的事你就放手干。我在时,你就多出主意,与我争论也行。我不在时,你能定的就定,事后说一声就行了。大胆开展工作。”在“刘头儿”支持下,刘军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了刘建魁的左膀右臂,也成了全厂的业务骨干。
铁运科长董灵也对刘建魁的关心支持深有体会。他说:“跟着刘头儿干,工作很轻松,完全没压力。我也放得开。他是一个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和懂得权力下放的人,他经常鼓励我说,工作中你放手抓,有了成绩是你的,出了娄子算我的”。
凡事严肃认真的刘建魁也有柔情的一面。在二分厂时,原本工作优秀、活泼开朗的男青年聂伟,因女方家庭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变得沉默寡言,工作热情不高。刘建魁得知后,主动上门去跟女方家庭沟通,不想却吃了闭门羹。刘建魁不气馁,他设法找到女方家族的长者,做通工作后同他一起再次登门拜访,促使男女双方家长终于心平气和地进行了沟通,很快打消了双方的误会和疑虑,聂伟和女友终于走进了幸福的婚姻的殿堂。两年后,当小聂夫妇带着孩子向刘建魁再次表示感谢时,刘建魁高兴地说:“感谢就不用了,孩子让我亲亲吧。”说着,他把小孩抱在怀里。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贯彻以人为本方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刘建魁,正是以他这些平凡的工作,默默而有效地为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做着自己无声的贡献。
结语:刘建魁的“三个没有变”。
听了刘建魁的事迹,人们不禁要问,刘建魁这种默默奉献的激情是从哪里来的?他为什么能够养成并长年坚持执行力过人、好琢磨事、与人为善的特点?他为什么能够带领职工,在不长的时期内,把物流中心这个后进单位,一跃变成管理有序、效益明显、运营安全、职工团结、领导放心的和谐集体呢?
星火厂干部职工在讨论时,帮助刘建魁找出了许多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在“变”的前提下,刘建魁有“三个没有变”。
所谓“变”,是指时代变了,作为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的刘建魁也在“变”,他的思想解放了,摈弃了过去“左”的影响,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竞争;他工作方法变了,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他的知识结构变了,五十多岁的人还在刻苦学习电脑、erp、she、精益六西格玛。总之,他在与时俱进。
所谓“三个没有变”,是指39年来,经过了许多沟沟坎坎、风风雨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星火厂变了,刘建魁的职务也变了,可他却始终保持着三个“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极为朴实,然而却更具时代性、先进性,更加发人深省:
一是他热爱化工事业,以生产优质化工产品、发展化工新材料为生、为乐,化工报国的事业心始终没有变。在事业上,他像一头牛,埋头躬耕,忠心耿耿。
这一点,从刘建魁的着装上就足见端倪。
打开刘建魁家的大衣柜看到,只有夫妻俩结婚时穿过的两套西装、到女婿家做客时女儿为他买的一件夹克衫、最近去南京时女儿为他买的一件t恤衫,其他整整齐齐叠放的,包括冬装、夏装、长装、短装等等,全部都是星火厂的工作服!刘建魁就是穿着这些工作服,走过厂生活区、走进厂工作区,又从厂工作区走回厂生活区,这样循环往复,一下子走了39年来。39年来,他深深地爱上了工作服,把他的形象定格为穿工装的星火化工人,同时也把他对企业的爱长久地写在了他的行装上。难怪相熟刘建魁的工友们在刘建魁偶尔换了件便装时,都会开玩笑地向他打招呼:“刘头儿,出去喝喜酒去吧。”弄得刘建魁索性真的出去喝喜酒也不换下工作服,俨然成了酒席上星火厂的“活体广告”。
二是他热爱蓝星、奉献星火,与企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与企业的兴衰同忧乐、共荣辱的情怀始终没有变。在情感上,他像是一把火,是第一把火,彤红炙热,光彩照人。
这一点,从刘建魁家保存的三件宝贝就足以看出。
第一件宝贝,是一个厂里颁发的“安全生产十周年纪念”的搪瓷洗脸盘,上印日期为“1980——1990”。那时,正是星火厂“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二件宝贝,是一支大把茶缸子,上印“一流岗位奖——星火工会赠,1992年12月”。那时,星火人的激情仍在燃烧。
第三件宝贝,一张镶在镜框里的100元人民币的特殊奖状,那是当年改革领导小组在万吨有机硅成功开车投产后为每位有功者颁发的100元钱。当时大家都坚信:“这钱虽然不多,但它将来一定是会升值的。”在星火厂有了大发展的今天,刘建魁经常面对这份宝贝思味良多。
三是他热爱党、忠于党、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没有变。在境界上,他像一池清水,润百物而不争。
这一点,从刘建魁的习惯养成就可见一斑。
多年的精心工作,使刘建魁十分熟悉锅炉的声音,根据锅炉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气体,就能判断出锅炉是正常工作还是出了问题。一天晚上,刘建魁在家睡觉时突然翻身下床,妻子问他去干啥,他答曰:“我听着锅炉排气有点问题,得去看看”。这边刘建魁出门不久,那边厂里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妻子安慰来电人:“老刘已经进厂了。”
多年来,刘建魁养成了休息时间也要到厂区转一圈的习惯。一天,他转圈转到铁路专用线,发现一罐车附近有军工原料微漏,马上组织员工处理,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刘建魁是老星火人的一员,他,他为了化工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大爱献给了星火,殚精竭虑,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当星火领导通知刘建魁,他被全厂党支部书记会议民主推荐、经厂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选他为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时,一向稳重的刘建魁急得手脚无措,头上冒出一层热汗。他朴实地说:“我没做什么,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取得的。”言语间,他那种特有的默默的激情与笑容再次闪现。
我们不必再去概括刘建魁的人生观、价值观了,也不必再拔高他的心底怎样铭记着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了,他脸上的汗水和笑容足以说明一切!
前进中的星火正孕育着新的发展,世界领先的竞争优势,既来自科技、资金、人才、市场等等,也必然来自无数共产党员焕发出的刘建魁式的默默奉献的激情。伟大的时代,辉煌的事业,正大声呼唤着这种平凡而又非凡的奉献与激情!